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首蓿

首蓿

出《名医别录》。又名金花菜光风草。为豆科植物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或南苜蓿M.hispida Gaertn.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苦,平。清热,利尿。治黄疸痢疾,肠炎,痔疮出血,膀胱结石,小便不利浮肿。内服:煎汤,15~30克;捣汁,90~150克。紫苜蓿含皂甙、苜蓿酚(Medicagol)、苜蓿二酚(Sativol)、拟雌内酯(Coumestrol)、大豆黄酮、苜蓿素等。南苜蓿含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A)、染料木素、胡萝卜素等。全草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并对小鼠脊髓灰白质炎有效。苜蓿素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每日喂食大鼠,使血中甲状腺素水平增高,有轻度抗氧化作用及雌激素样作用。苜蓿酚、鹰嘴豆芽素A、染料木素、拟雌内酯均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

猜你喜欢

  • 老虎脚迹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毛茛之别名,详该条。

  • 鸡距子

    见《苏沈良方》。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

  • 江之兰

    【介绍】:清代医生。字含徵。安徽歙县人。撰有《医津一筏》一卷,主要为对《内经》的注疏。

  • 陈三农

    【介绍】:见陈治条。

  • 下焦吐

    证名。《活法机要·吐证》:“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脉沉而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当以“毒药”通其秘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

  • 犯黄

    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有得黄病已瘥,而将息失宜,饮食过度,犯触禁忌,致病发胃,名为犯黄候。”犯黄即指黄疸已退而又发者,多属慢性肝脏疾患。参见黄疸有关条。

  • 通脉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忽儿手足厥冷,此盖表邪闭其经络,或风痰,阻其荣卫,又或大病之后,阳不布散于四肢。遂用生姜煨熟,捣汁半小杯,略入麻油调匀,以指蘸姜油,摩儿手足,往下搓挪揉捩,以

  • 丑未主土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

  • 名医类案

    书名。12卷。明·江瓘编辑,其子应宿增补。成书于1552年。后经清乾隆年间魏之琇等重校,即今流通本。全书集录明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按病证分类编纂。分205门,包括急慢性传染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妇、儿科

  • 医学答问

    医论著作。4卷。清·梁玉瑜传,陶保廉录。以陶问梁答形式讲述医理,共54条。内容有望闻问切及各种脉象之区别;虚损证治,尤详于吐血、衄血病源及其辨证施治;喉科证治、真假绝症之鉴别及十二经温凉补泻药物;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