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另有《神方》1卷)。作者以《内经》为医学正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
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见生脉散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由脾经湿热偏盛所致。患处灼热痒痛,瘙痒,搔后则流黄水,甚至流黑汁。治宜内服苍术膏。类似湿疹。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介绍】:参见盛寅条。
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疥疮。详该条。
疟疾之一。①因外着雨露,内停水湿所致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叙论》:“病者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濈濈自汗,善呕。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及冒雨湿,名曰湿疟。”治用术附汤、草果厚朴汤等。②即暑疟。
见《日用本草》。即芸薹,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紫贝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