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七。由肝脾二经火毒而成。此证生于腋下,坚硬若钉头,痒且痛,色紫黑,身有寒热,四肢拘急,烦躁作呕,痛引半身。宜服麦灵丹、蟾酥丸之类汗之。余参见疔疮条。
病名。有头疽生于天柱骨偏上者。出《外科大成》卷二。证治同脑疽。
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亦称痱子,即疿疮。见该条。
见《抱朴子》。即铜绿,详该条。
出《岭表录异》。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综合性医著。20卷。清·罗国纲辑。刊于1789年。本书综合了自《内经》以下的历代有关文献资料,加以选择会要,使前人的丰富经验,由博返约地供读者作为借鉴,故题名为“会约医镜”。内容首论脉法和治法大要,后
见遂生编条。
见《中国针灸学》。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参手足小指穴条。
【介绍】:见丁瓒条。
疟疾之一。指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发作无定时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夫往来寒热疟者,由寒气并于阴,则发寒;风气并于阳,则发热。阴阳二气,更实更虚,故寒热更相往来也。”症见往来寒热,发歇无时,发病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