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即室女经闭。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怫,郁;忾,气。气郁于内,满闷不舒。《灵枢·寿夭刚柔》:“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
舌色淡紫而尖生蓓蕾。多因嗜饮感寒伤肺,厚味伤胃,热郁而气血不畅所致,宜小柴胡汤加葛花、滑石、生地之类(见《伤寒舌鉴》)。
【介绍】:见洪正立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经血崩下而夹瘀血在内,以致淋沥不断,谓之崩中漏下。多因劳伤过度,冲任气虚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或漏下淋沥不止。其夹有五色者,古人认为乃随各脏之虚而出现有赤、白、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
即犀黄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