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①食管上口(咽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通于嗌。”《甲乙经》:“嗌作咽。”②喉咙。《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痘疹余毒未尽,复受风邪,致眼中作痒,睑弦红赤溃烂,俗称痘风眼。治法:以祛风清热解毒为主,睑弦湿烂者,尚需除湿止痒,宜选服加减四物汤或除湿汤。外以内服药渣煎水薰洗,再点眼药精,
出《食疗本草》。即鸽,详该条。
参肺肾两虚条。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医门指要诀》,或名《医门指要用药立成诀》,一卷。已佚。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即脾冷涎多。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肉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