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气

五气

①五种气味: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张景岳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②五运之气,即金、木、水、火、土。《素问·六节脏象论》:“五气更立,各有所胜。”③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④五色之气,即: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素问遗篇·刺法论》:“五气护身之华。”谓五脏内在变化反映在外表上的五种气色。青气自肝而出,白气自肺而出,赤气自心而出,黑气自肾而出,黄气自脾而出。观五色可察五脏之变化。⑤土气。土位中央,其数为五,故名。⑥指五味所化之气。《类经》卷十六:“五气,五味之所化也。”

猜你喜欢

  • 明子

    见《安徽中草药》。为木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 九牛子

    ①见《草药手册》,为土儿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金果榄之别名。各详该条。

  • 偏跏

    气功姿势名称。俗称单盘膝。即盘膝而坐,一足落地,另一足压于对侧大腿上。

  • 中阳不振

    指中焦脾胃阳气虚弱,消化机能不振的病机。主要证候有胃纳呆滞、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怠倦、面色萎黄、头晕、唇淡,舌胖嫩,苔厚浊,脉虚大等。治宜补中益气,醒脾暖胃。

  • 老鼠尾

    ①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千斤拔之别名。②见《泉州本草》。为草石蚕之别名。各详该条。

  • 一览延龄

    见《友渔斋医话六种》条。

  • 王本高

    【介绍】:见王荫陵条。

  • 梁柘轩

    【介绍】:清末医家。字希曾。嘉应(今属广东梅县)人。长于诊治瘰疬,撰有《疬科全书》(1909年刻行),为治瘰疬之专书。认为此症由体质虚弱,血枯阴亏,气滞痰凝等原因所引起,其治疗主要采用外用与内服药物;

  • 粉葛

    见清·刘士季《草本便方》。为葛根之别名,详该条。

  • 悬胆痔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生于脏内,悬于肛外,时流脓水,便痛出血。”相当于内痔、混合痔或并发肛漏者。治疗参见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