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病名,又名小儿吼病。哮和喘是两种不同的症状,《罗氏会约医镜》:“喘者气急声高,张口抬肩,摇身撷肚,惟呼出一息为快,此肺经邪气实也。……哮者,其症似喘,但不如喘出气之多,而有呀、呷之音。呷者口开,呀者口
即泻肝。详该条。
【介绍】:见陈言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乳积。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牛马藤之别名,详该条。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酒注,体气动,热气从胸中上下,无处不痛,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喜哕,噫酸,体面浮肿,往来不时。”参见九注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即八爪金龙,详该条。
火为阳,故名。①指心火。详该条。②指阳热亢盛,通常多见于温病。详气分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