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丛书。清温载之(存厚)撰。刊于1886年。收有《温病浅说》、《温氏医案》及《小儿急惊治验》3种,现存初刻本。
见《本草纲目》。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蔡陆仙著,刊于1935年。共四集,24种。包括《伤寒病问答》、《温热病问答》、《肠胃病问答》、《内科杂病问答》、《小儿科病问答》、《妇人科问答》、《外科病问答》等。均采用问答的形式,较通俗地阐述
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见珍珠囊药性赋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即附骨疽。详该条。
【介绍】:见何其伟条。
①阴邪极盛,积聚于内,不能与阳气相交所致的病象。《灵枢·终始》:“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②经穴名。代号:PC6。出《灵枢·经脉》。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之络穴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喉咙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