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冷嗽

冷嗽

五嗽之一。指感寒饮冷所致的咳嗽。《外台秘要》卷九:“冷嗽者,年衰力弱,体气虚微,如复寝食伤冷,故成冷嗽。”《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形寒饮冷,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盖肺主气,外合皮毛,其经环循胃口,故内外得寒,皆能伤之,而为冷嗽。其候呼吸气寒,口如饮冰雪,呕唾冷沫,胸中急痛,昼静夜甚,得温则止,遇寒即发是也。”方用干姜汤橘皮汤、紫苑饮、胡椒理中汤等。《赤水玄珠》卷七:“呷热汤而暂停者,冷嗽也。……冷嗽,理中汤并加五味子。”参见五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靥子菜

    出《野菜谱》。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 起落升降

    练功方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两足分开与肩等宽,交替作下蹲和起立动作,足跟不离地。适用于膝胯部疾患。

  • 赤雹子

    出《本草衍义》。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 口禾髎

    见禾髎条。

  • 胃脾汤

    《外科正宗》卷四方。白术、茯神、陈皮、远志、麦门冬、沙参各六分,五味子、甘草各五分。水煎,食远服。治因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如葡萄,发在遍体头面之葡萄疫,日久而虚者。若虚

  • 肾游风

    病名。见《外科真诠》卷上。即肾气游风。见该条。

  • 六译馆医学丛书

    《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

  • 紫苏和气饮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 小儿骨蒸

    病证名,出《圣济总录·小儿门》,为疳劳的证候。《世医得效方》:疳劳“咳喘不定,虚汗骨蒸,渴而复泄,乳食迟进。”《婴童百问·疳伤、疳劳》:“盗汗骨蒸,嗽喘枯悴。”《证治准绳》集之八:疳劳“即疳热而骨蒸,

  • 目上睑

    指上眼睑,又称目上弦。见目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