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分腠

猜你喜欢

  • 祛风定志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 子午莲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 经络之气

    即经气。详该条。

  • 赤术

    出《本草经集注》。为苍术之别名,详该条。

  • 追虚逐实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指用灸法治阴虚内热证的错误方法,导致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后世引作批评医者滥用补泻之语。

  • 葶苈泻肺汤

    即葶苈大枣泻肺汤,见该条。

  • ①根本,原本。与“标”相对而言,参见“标本”条。②运气学说术语,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称为“本”,参见“标本中气”条。③根源,引申为“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本乎天者,天之气也。”④

  • 哮灵草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 虚斑

    病证名。亦称阴证发斑。多由房劳过度,内伤脾肾,外感风寒而致。《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若先由房劳太过,内伤肾阴,及凉遏太过,内伤脾阳,一减退或消失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四:“虚聋者肃肃作声。

  • 难经悬解

    书名。2卷。清·黄元御撰于1756年。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经》理论予以对照,但真正发挥义蕴的见解并不多。现有《黄氏医书三种》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