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幼科释谜》。临床表现眼目赤肿,头顶肿痛,心膈烦躁,口疮,二便秘涩。宜三黄丸,清泻积热。
出清·汪连仕《采药书》。为杜鹃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十四种针刺的基本手法。见金·窦杰《针经指南》。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十四种。后世医家继承了窦氏的学说,并各有体会和发挥。如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爪而切之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见陆氏三世医验条。
见《赤水玄珠》卷七。即神秘汤第二方,见神秘汤条。
是治疗中气下陷的方法。中气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或不能制水而小便不利。均可用补中益气汤,以升提中气,脾气旺则诸证自除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出明·徐春甫《痘疹泄秘》。即痘疮夹痧。详该条。
推拿手法名。①即法。见该条。②即搓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