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病证名。《温热类编》卷三:“阳暑,即动暑。”详阳暑条。
即妊娠。《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详妊娠条。
①即舌苔。②舌苔混杂污垢。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呃逆论》。指脏腑不调及情志失常、伤食等引起的呃逆症。因中气不足所致者,宜六君子汤。因胃气损伤,食滞中焦者,宜枳术汤、苍朴二陈汤。因膏粱积热,胃火上冲者,宜栀连平胃散。因胃寒饮冷、
审察舌、鼻、目、口唇、耳等苗窍的变化,作为识别内脏病变的参考。如心火炽盛可见舌赤糜烂;邪气壅肺,可见鼻翼煽动;肝胆湿热,可见目睛发黄;脾胃虚寒,可见口唇淡白;肾气亏损,可见耳鸣等。参见五官条。
即食疗。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出李肇《国史补》。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