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吞酸

吞酸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又称咽酸。《医林绳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寿世保元·吞酸》:“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证治汇补·吞酸章》:“吞酸为中气不舒,痰涎郁滞,须先用开发疏畅之品。”治同吐酸,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郑瀚

    【生卒】:约1746~1813【介绍】:清代喉科医家。一作郑承瀚,字若溪,号枢扶。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喉科名医郑宏纲(梅涧)之长子。自幼爱好医学,旅游于湖北、江苏、浙江等地,后专心钻研医术数年,承家

  • 妊娠护胎法

    指妇人在孕期的注意事项。如妊娠药忌、胎前节养六条、胎前用药三禁、胎前十字真言、换睡等。均属护胎法范畴。参见各条。

  • 奇病治法三百种

    书名。陈景岐编。刊于1935年。陈氏汇集古今书籍中各种奇病诊治验案300余种,每病一则,注明病名和医者姓名。选案中有治愈不常见疾病的特效简易方。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所记述大多为传奇式治案,须分析对待

  • 阳水

    病证名。水肿病两大类型之一。多属实证。因外感风、寒、湿、热、暑邪等所致。《丹溪心法·水肿》:“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医学入门·水肿》:“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

  • 经乱不孕

    病证名。不孕症型之一。《叶氏女科证治》:“妇人经水不调,气血乖和,不能受孕。”治宜调经,参见月经不调条。

  • 上星

    经穴名。代号DU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堂。属督脉。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症;以及前额神经痛,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10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太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数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1107年前后

  • 黄维翰

    【介绍】:见黄竹斋条。

  • 修治

    即炮制。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有《修治药法》。详炮制条。

  • 麝香矾雄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胆矾、雄黄各二钱,麝香、龙骨各一钱。为细末,每用一字,以鹅毛蘸药扫患处,日一至二次;若小儿走马疳,唇蚀烂者,先泡青盐汤洗净,后用新绵拭干掺药。治牙齿动摇,龈宣露,骨槽风毒,宣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