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中腥臭
病名。即喉腥。详该条。
病名。即喉腥。详该条。
【介绍】:见易大艮条。
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耳中疳臭。多由湿热相搏,上冲于耳而成。治宜清热燥湿,用交感丹(《证治准绳》:香附子、茯神、黄连、桂心、甘菊花)。参见脓耳条。
指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详脉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潜庵,安徽太平人。专门儿科,注重推拿法,撰有《幼科推拿秘书》(又称《推拿秘书》)一书(1784年刊行)。
五脏六腑的统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列别藏府。”
下法之一。用峻烈泻下药攻逐里实的方法。适用于正气未衰者。如通导大便,荡涤实热,用大承气汤;攻逐水饮,用十枣汤;攻逐冷积,用三物备急丸。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4卷,梁·甘之撰,已佚。
【介绍】:见叶慕樵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