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条。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见五味子丸条。
【介绍】:元代医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世代为医,精通医术。擅长治疗传染病。
眼科病证。见《原机启微》。又名赤脉贯目。《审视瑶函》:“目不因火则不病,……赤脉贯目,火益炽也。”症见“或一赤脉,或二、三赤脉,不论粗细多少,但在此边气轮上起,贯到风轮,经过瞳外,接连那边气轮,……非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法医著作。1卷。清郎锦骐(静谷)辑于1829年。此编有助断狱者作为参考。郎氏广收前人有关论述,并结合个人检验心得,仿照人体骨骼,镂为木偶两具,并逐一标识名称,作为检骨者之参考。今存清刊本。
见《本草正义》。为胖大海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髌骨。详该条。
小儿烦躁的表现。《婴童百问》:“嗞煎者,心经有热,精神恍惚,内烦不安,心烦则渴,自然生惊。”治宜清心退热,通利小便。热重者用黄连解毒汤,轻者用导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