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喘胀

喘胀

病证名。喘,指喘嗽;胀,指腹部及肌肤肿胀。喘与胀在病理机制上常互为因果,其关键在于肺、脾机能的异常。《证治准绳·幼科》:“凡喘嗽之证,若小便不利,则必生胀,胀则必生喘。要分标本先后,先喘而后胀者主于肺,先胀而后喘者主于脾。”肺主肃降,外合皮毛,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假如肺气失于肃降而反上逆,则水道失调,必使小便渐短,以致水溢皮肤而为胀,此则喘为本而胀为标,治以肃肺降逆为主,兼以实脾利水。脾主运化又主肌肉,若脾的运化失常,则水湿妄行,浸渍肌肉而为胀,水既泛溢,上侵及肺,气不肃降必成喘嗽,此则胀为本而喘为标,治疗以实脾利水为主,兼以肃肺降逆。

猜你喜欢

  • 下棱骨

    骨名。相当于肩胛骨的脊柱缘。《伤科汇纂》:“肩胛骨……其下棱骨在背肉内。”

  • 羊癫

    病名。即羊痫。癫与痫通。《景岳全书·杂证谟》:“癫,即痫也。……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者,即今人之谓羊癫、猪癫也。”《石室秘录》卷一:“羊癫之症,忽然卧倒,作羊马之声,口中吐痰如涌,多痰迷心窍,

  • 王德森

    【介绍】:晚清医家。字严士,又号鞠坪。昆山(今上海市)人。少年时开始涉猎医书,后将行医心得撰成《市隐庐医学杂著》1卷(1853年刊行),另编辑有《保赤要言》(1910年刊行)等书。

  • 弓反里形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咬牙风

    病名。系指阳明胃火上冲致牙龈肿胀,疼痛难咬,故名。《咽喉经验秘传》:“咬牙风即锁喉风,毒聚牙根胃火攻。”症见牙龈肿痛外,常伴有吞咽不利,口臭,便秘或身发寒热等。治宜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三黄凉膈散

  • 半肢风

    病证名。指一侧上下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的疾患。①指左侧或右侧肢体不能随意运动(见《医贯·中风论》)。参见半身不遂条。②指两下肢软弱,难于行动。多由肝肾精血亏损,或肾阴肾阳俱虚,筋骨失于濡养所致。《医贯·

  • 五脏刺

    ①即五刺。见该条。②指《灵枢·五邪》所述的五脏有病的各种治疗方法。《黄帝内经太素》称五脏刺。

  • 胃汁

    即胃津。详该条。

  • 善恐

    证名。出《素问·四时逆刺论》。又称恐。其症心中畏惧,胆怯不安,不敢单独坐卧,常有被捉之感。多由脏气损伤所致,尤以肾伤为多见。《杂病源流犀烛·惊悸悲恐喜怒忧思源流》:“恐病由心者,宜镇其神,宜定志丸加金

  • 鹭鸶藤

    出《覆岩本草》。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