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经
见本草图经条。
见本草图经条。
病名。见《黄氏锦囊喉科集注》。多由风火炽盛,肝经火灼而发。症见颈项两边伴喉内肿起,形如枣核,按之如石硬,日久挤紧咽喉,微痛,饮食不下,痰促气满。治宜驱风解毒,消肿散结。用龙胆泻肝汤,或生黄柏、连翘、银
见《山西中药志》。即凤眼草,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红花汤,见该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唇肿粗厚。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红大戟,详该条。
病名。见《霍乱论·病情篇》。多因脾胃素虚,中阳不振,寒湿内盛所致。发于秋后者较多。亦有因暑夏贪凉,过吞生冷而致者。证见腹痛吐泻,吐利清水,或如米泔水,不甚秽臭,口和不渴,四肢清凉等。临床表现有寒偏胜或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真珠丸,见该条。
酒剂的古称。详酒剂条。
指膝部。膝为诸筋会集之处,是筋会阳陵泉穴之所在,故名。《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见《类证治裁·痉症》。指太阳痉、阳明痉、少阳痉。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