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格

外格

阳气亢盛之极,盈溢于外,不能与阴气相交所致的格拒现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

猜你喜欢

  • 辛凉双解散

    《秋温证治要略》方。鲜生地黄三钱(入豆豉一钱半,捣),连翘、焦栀子各三钱,栝蒌皮、桑叶各一钱五分,鲜芦笋一两,郁金二钱,鲜竹叶十片。水煎服。治太阴秋温,服辛凉清解饮后,外邪已减,伏热外达,但热不寒,咳

  • 葱豉荷米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鲜葱白一枚,豆豉二钱,薄荷四分,粳米三十粒。水煎服。治小儿伤寒初起,头痛身热,发冷无汗。

  • 阳白

    经穴名。代号GB1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前额眉中直上1寸,正视时与瞳孔相直处。一说“在眉上七分,直瞳子”(《针灸集成》)。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主治前

  • 野葛中毒

    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 伤娠

    出《三国志·方技传》。即小产。详该条。

  • 血虚咳嗽

    病证名。指血虚引起的咳嗽。多因形役阳扰,阴血亏损,火旺克金所致。《症因脉治》卷二:“血虚咳嗽之症,盗汗自汗,潮热骨蒸,下午嗽多,形体黑瘦,五心烦热。”治宜养阴补血,敛阴降火。方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天

  • 山根

    ①体表部位。出《东医宝鉴》卷一:“印堂之下曰山根,即两眼之间。”详頞条。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心的参考,故又名王宫,又名頞,见鼻条。因其位于阙庭之下,又称为下极。②推拿穴位名。见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

  • 杜伯原

    【介绍】:见杜本条。

  • 沈棪(yàn 炎)

    【介绍】:参见阎纯玺条。

  • 旋台骨

    骨名。又名玉柱骨、天柱骨、颈骨、大椎骨。即第4、5、6颈椎的合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旋台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