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因感受风寒外邪所致的头晕目眩。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之分。风邪眩晕,症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症见
指用药对寒热温凉四种当旺之气,应当有所忌畏。如火热主令之时,应避免使用热性药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间气同其主无犯
是对阴血亏虚感冒的治法。症见头痛、身热、微恶寒、无汗,舌嫩红,少苔,脉濡数等,处方由养血药与解表药组成,如葱白七味饮。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三。即井疽。见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大燨。江苏吴县人。于1846年撰《爱庐方案》一卷(又称《爱庐医案》,书中记录医案,较简约易览。另辑有《临证经验方》一卷(1847年刊行),系由张德达校。
病证名。指麻毒攻肺,呼吸急促之证。《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初出未透,无汗喘急者,此表实拂郁其毒也,宜用麻杏石甘汤发之。疹已出,胸满喘急,此毒气内攻,肺金受克,宜用清气化毒饮(前胡、桔梗、瓜蒌仁、
【介绍】:见张登条。
见《国药的药理学》。即亚麻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