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痢

猜你喜欢

  • 胡道洽

    【介绍】:见胡洽条。

  • 灰涤菜

    为灰藋之别名,详该条。

  • 气门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 幼科指南

    书名。又名《幼科医学指南》。4卷。清·周震撰于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1为儿科歌赋及议论;卷2为小儿杂症;卷3~4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及医案。现有近代刊本数种。

  • 地精

    ①出《石药尔雅》。为肉苁蓉之别名。②出《何首乌录》。为何首乌之别名。各详该条。

  • 孙明来

    【介绍】:见孙一奎条。

  • 梦失精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梦遗。详该条。

  • 薅田蔗根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茅莓根之别名,详该条。

  • 妊娠唾血

    病证名。指鲜血与唾沫混杂而出。多由阴虚火旺,虚火上扰口舌及齿龈之络所致。治宜养阴清热为主。方用滋阴降火汤(白芍、当归、熟地、白术、天冬、麦冬、生地、陈皮、知母、黄柏、炙甘草、姜、枣)加减。

  • 痰甚喘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喘逆而痰声更甚者。本证轻者类似痰喘、齁喘,重者即为哮证。详痰喘、齁喘、哮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