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风牵斜。详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肩疽。见该条。
见《世医得效方》。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蒙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神仙太一膏,见该条。
七冲门之一。古人谓消化系统有七个要冲,齿牙如门户,称为户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
病证名。见清·包永泰《喉科指掌》。若由心火暴盛所致,舌起龟纹,舌质红赤,满口糜烂,腮舌俱肿,口干,脉实有力,为实证,治宜清心凉膈。若由五志过极,虚火妄动所致。舌起龟纹,舌淡,时起白斑细点,舌破,舌若无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鲫鱼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因偏嗜甘味所致的哮喘。属虚哮范畴。《类证治裁》卷二:“治虚哮用麦冬三两,桔梗三钱,甘草二钱。……糖哮加佩兰三钱,再用海螵蛸火煅研末,大人五钱,小儿二钱,黑沙糖拌匀调服。”参见虚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