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宋人医方三种

猜你喜欢

  • 肾中寒证

    指肾受寒邪所致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肾中寒之状,色黑,气弱,吸吸少气,耳聋,腰痛,膝下清,拘挛而疼,昏不知人。”治宜温肾散寒为主。选用不换金正气散、附子五积散、姜附汤等方。如见脐

  • 赵开美

    【生卒】:1563~1624【介绍】:明官吏。又名琦美,字仲朗,号元度,清常道人。常熟(今属江苏)虞山人。历官刑部贵州司郎中,授奉政大夫。与其父皆喜好藏书,家有藏书室“脉望馆”。每有善本,则其父作序而

  • 无瘢痕灸

    灸法名。即非化脓灸,见该条。

  • 医苑

    丛书名。汇订于清光绪初,汇辑者不详。包括《玉函经》、《注解胎产大通经》(梁·杨子健撰)、《秘传离娄经》(眼科著作。不著撰人)、《小儿痘疹经验良方》(清·魏君用编)、《医萃》(明·肖昂撰)、《医抄》(不

  • 独行丸

    《医学心悟》卷三方。大黄(酒炒)、巴豆(去壳,去油)、干姜各一钱。研细,姜汁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五至七丸,用姜汤化下。若服后泻不止者,用冷粥饮之即止。治中食,胸高满闷,用吐法不效者。若昏晕不醒,四肢僵硬

  • 臭质草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 方耕霞

    【介绍】:见方仁渊条。

  • ①大便。《素问·脉解篇》:“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②肛门。《难经·五十七难》:“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③切诊部位。指尺肤下段。《素问·脉要精微论》:“前以候前,后以候后。”第二个后字,指下半身后

  • 味痰

    痰证之一。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

  • 手提法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用于脊椎错位的整复。患者立于桌前,助手立于桌上从高处握患者两手臂将患者提起,使患者悬空双脚离地,医者在患处按压整复,给予固定。本法与脊椎悬吊复位法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