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介绍】:见汪宦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龙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眩晕由气郁痰逆所致者。《东医宝鉴·外形篇》:“气晕,七情过伤,气郁生涎,痰涎迷塞心窍而眩晕,眉棱骨痛,眼不可开。宜玉液汤、补虚饮。”参见气郁眩晕条。
出《素问·刺禁论》。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为足阳明胃经所过。其中央有乳头,属肝;乳头周围有乳晕。
病名。指因寒邪水饮所致的哮吼。《类证治裁》卷二:“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多由感受风寒,邪入肺腧,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粘痰,苔白滑,脉弦紧等。治宜温肺以劫寒痰,如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胎怯。详该条。
《素女经》:“女人阴深一寸曰琴絃。”即阴道内一寸处。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