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羌活、升麻、防风、麻黄各五分,黄连、当归、酒黄柏、连翘各三分,藁本、酒黄芩、生地黄、炒苍术、川芎、柴胡各二分,细辛、白术、生黄芩、陈皮、生甘草、苏木、葛根各一分,吴茱萸、红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家。长乐(今福建长乐)人。1174~1189年(淳熙年间)主管江西南康军事。平生喜好方书,因见当时产科专书较少,将所藏医书中有关产科的内容,于1184年(淳熙十一年)
即浊病。见《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因浊病有白浊、赤浊之不同,故名。亦称赤白浊。参见赤白浊、浊、便浊、精浊各条。
即解表清热。治疗外感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风邪外袭,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里热有咽痛口渴、舌质红、苔薄黄等症。风与热合,脉现浮数。疏风用淡豆豉、荆芥、薄荷、菊花;泄热用银花、连翘、竹叶、苇茎。如桑菊饮
【介绍】:见李世勣条。
【介绍】:见刘宇条。
【介绍】:见朱有治条。
病名。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又称胞转、转脬。《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胞屈辟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多因强忍小便(忍尿疾走,忍尿入房、饱食忍尿等),或寒热所迫,
温法之一。是治疗胃气虚寒的方法。症见胃脘隐痛,得食痛减,吐清水,大便稀烂,舌淡白,脉细。常用方如黄芪建中汤。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