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平安万应丸

平安万应丸

《增广验方新编》卷五方。茅苍术(米泔水浸)三两,丁香六钱,麝香三钱,蟾酥一两,炒甘草二两四钱,大黄六两,天麻麻黄雄黄朱砂各三两六钱。为细末,糯米浆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丸。治泻痢(开水送下);寒暑痧胀头眩腹痛(放舌上,候微麻,咽下);受暑受寒,痧胀重者,绞肠腹痛,心口闭闷,不省人事(用三丸研细,吹入鼻中,再以三丸放舌上,少顷,温水送下);中寒中暑,痧胀吐泻,手足厥冷(先以三丸研末,吹入鼻中,再以三丸放舌上,候微麻咽下);感冒风寒恶心头痛,或肚腹饱胀,及风痰诸证(以三丸放舌上,微麻咽下);感受山岚瘴气,或夏季空腹触受秽气(口含三丸);胃脘气痛,膨胀噎膈(以三丸放舌上,微麻咽下);痈疽疔疮,蛇蝎诸虫咬伤(以数丸研末,酒调敷患处);小儿急惊风牙关紧闭(以四、五丸研末,吹入鼻中,随以三丸,温水调灌);气厥痰厥(以数丸研末,吹入鼻中,并温水灌服)。

猜你喜欢

  • 阴阳二痫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阴痫和阳痫。各详该条。

  • 羊尿泡

    见《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马尿泡之别名,详该条。

  • 伏暑

    ①病名。指发于深秋以至冬月的伏气温病。见《济生方》卷三。《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五:“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若热毒之气既已受之,或为些小风寒所固,此毒遂渐渐入内,伏于三焦肠胃之间,或秋或冬,久久而发,此

  • 四肢倦怠

    证名。指手足无力,懒于动作。《世医得效方·身疼》:“男子妇人气血劳伤,四肢倦怠,肌体羸瘦,骨节烦疼。”多由脾胃虚弱,不能温润四肢所致。可见于内伤劳倦、脾虚久泻等证。治宜人参黄芪散等方。

  • 风邪伤肺

    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冬春之季,风邪犯肺而致的喘嗽。症见恶寒,或微热,咳嗽气急。治宜疏风宣肺。用止嗽散加减。

  • 妒乳

    即螳螂子。又作妬乳。各详该条。

  • 人退

    为人指甲之别名,见《眼科龙木论》。详该条。

  • 许宗道

    【介绍】:见许宏条。

  • 贲肫

    古病名。亦称贲豚。《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肾之积名曰贲肫,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肫贲走之状。”详贲豚条。

  • 黑痧

    病名。又称满痧。《文堂集验方》卷一:“黑痧,俗名满痧。患者立时昏倒,微觉肚疼,面色黑胀,不呼不叫,甚者过两三时即不救。急用荞麦数合,焙燥研碎,去皮为末,每服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再一服即愈。服药时,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