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氏慈幼二种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
见伤寒论辨证广注条。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方。全当归(酒洗)、川芎、菟丝子(酒泡)各一钱五分,厚朴(姜汁炒)七分,川贝母(去心,为末冲服)二钱,枳壳(麸炒)、羌活各六分,荆芥穗、黄芪(蜜炙)各八分,艾叶(醋炒)、炙甘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宿翳之呈片状,或似淡烟,或如浮云者,故称云翳。一般以翳薄而浮,色白淡嫩,未掩及瞳神者为轻,翳久色黄深厚,掩蔽瞳神者为重。详宿翳条。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
阳气来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复化,民病热于中。”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枕骨。又名后山骨。详后山骨条。
指肾为邪气所壅滞,出现水肿的病证。《素问·大奇论》:“肾满,……皆实,即为肿。”
①眼球。《济生方》:“睛之色赤者病在心。”②视觉功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即鹤龄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