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循经选穴法

循经选穴法

本经罹病即在本经的循行路线上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本经选穴法。本法早在《内经》中已有论述。所谓“按其所以之经以调之”。亦为后世医家所重视。《针灸问对》:“病随经所在,穴随经所取,庶得随时应变之理。”又《医学入门》:“因各经之病而取各经之穴者最为要诀。”一般分远取和近取两种。远取者以头面躯干部疾患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本经穴位,如阳明头痛合谷胃脘疼痛取足三里,近取者以选取病所较近的本经穴位,如肝区疼痛取章门鼻塞不闻取迎香等。

猜你喜欢

  • 油肿赤硫丹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五色丹。见该条。

  • 舌强

    证名。指舌体伸缩不利的症象。外感热病常见于热入心包,内伤杂病多见于中风症。亦可由热盛伤津或痰浊壅阻所致。《诸病源候论·风舌强不得语候》:“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医林绳墨》卷七:“涎痰壅

  • 戏铁石

    见《中药志》。为磁石之别名,详该条。

  • 黄占

    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为黄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 刘紫谷

    【介绍】:参见刘默条。

  • 田边菊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管药之别名,详该条。

  • 吴本立

    【生卒】:1698~1775【介绍】:清代医家。字道源。海虞县(今属江苏常熟)人。少时攻科举,兼学医,因屡试不中而专事医业。编纂有《痢证汇参》、《女科切要》(均刊刻于1773年),列述证治较简明切要。

  • 乌疔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 热哮

    证名。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指肺热炽盛,痰壅气升所致的哮吼。多在夏月暑火旺盛时发作。症见哮喘痰鸣,烦热燥渴等。治宜清肺泄热,佐以顺气化痰,如桑白皮汤、白虎汤加黄芩、枳壳、栝蒌等药。《鸡鸣录·哮喘》

  • 睫毛的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