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溃疡去腐法。详该条。
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①指月经。②指经漏。
即醋心。《齐民要术·作酢法》:“酢,今醋也。”详醋心、吐酸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樟脑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表邪已解,血蓄下焦所致。症见腹胀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详伤寒腹胀条。
【介绍】: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若瑛。辑有《方便书》10卷,未见流传。
证名。指时时欲便,但登厕努挣而不排便。多因痢久伤及阴血所致。《丹溪心法·痢》:“其或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责,此为无血证。倍用当归身尾,却与生芍药、生地黄、生桃仁佐之,复以陈皮和之,血生自安。”
躁证之一。指因热盛而躁急、躁动者。《赤水玄珠·烦躁门》:“阳躁者,烦渴欲饮,愤激躁怒,二便不利。经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者是也。”参见躁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远道刺。见该条。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