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恬惔虚无

恬惔虚无

古代养生的一个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惔又作恬淡,是指生活淡泊质朴,虚无是指心境清静而无杂念妄求。

猜你喜欢

  • 赖尿郎

    见《本草便读》。为桑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 支膈

    证名。指胸膈有阻塞不适感。出《灵枢·经脉》。《类经·十五别络病刺》:“手少阴之络名通里,在腕后一寸陷中,别走手太阳者也。此经入心下膈,故邪实则支膈,谓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也。”

  • 惠民药局大使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参见惠民药局条。

  • 豆菜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 束脉

    青筋缠束之处。相当于地机穴。属足太阴脾经之郄穴。位于膝内侧下五寸,辅骨之下陷中。《素问·刺腰痛篇》:“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为三痏。”

  • 廷孔

    亦作庭孔,指阴道。《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阴户也。”

  • 伏邪新书

    书名。1卷。清·刘吉人撰。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内有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十仅三四”(见自序)。书中分别阐述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的证治较详。此书有

  • 分诞

    出《王叔和脉诀》。即分娩,详该条。

  • 肝热证

    证名。《素问·痿论》:“肝热者,色苍而爪枯。”又“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医碥·发热》:“恚怒不发,止自摧抑,则肝气不宣,郁而成热,妇人最多此证。证见胸胁胀痛,或飧泄,面青,手足冷,太息不乐,脉沉弦。

  • 见毒消

    见《江西草药》。为蛇葡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