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痘疹神识不清的一种表现。《痘疹心法》:“谵妄、狂扰而烦躁者,谓之闷乱。”一般为湿热、痰浊或瘀血阻塞心包,扰及神志所致。治以清热化湿,豁痰消瘀为宜。烦热闷乱,宜清心解毒,用导赤散加银花、连翘、山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日间安静,夜间时有啼哭不安,持续不停,至天明又转安静。《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热……”。如见夜啼
见《山东中药》。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
见《海南植物志》。为锡叶藤之别名,详该条。
即膀胱。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龙胆,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病证名。产后危证之一。出孟葑《仁寿镜》。因产后败血冲遏于心,入于肺,气与血并,喉声如蝉鸣。治宜乳香一钱,煎汤入陈酒三分服之。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作循衣摸床。详循衣摸床条。
见《本草原始》。为松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