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全》卷四方。大黄、黄柏、远志各等分。为末,猪胆汁和成锭,雄黄为衣,阴干,用时以米醋磨如墨,以鹅翎蘸药,频涂患处。治一切肿毒热疖。
经外奇穴名。《肘后备急方》:“葛氏治卒腰痛诸方,不得俛仰方,正立倚小竹,度其人足下至脐,断竹,及以度后,当脊中,灸竹上头处,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奇穴,名竹杖。即位于后正中线上,当与脐相对之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方。柴胡、防风、炙甘草、藁本、升麻各一钱,羌活、苍术、黄芪各一钱半,独活、当归(酒浸)各五分,蔓荆子七分。为粗末,新汲水煎,空腹服。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诊小儿脉法。《幼幼新书》引《宝童》:“孩儿五七岁,五藏脉方现。中指两畔内,于中仔细看。左主五脏,右主热生惊,洪大主热,弦数主肝动风,七八至为息数和平。”临床可作辨证参考。
病名。见《石室秘录》。即鼻祟。详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耳中疳臭。多由湿热相搏,上冲于耳而成。治宜清热燥湿,用交感丹(《证治准绳》:香附子、茯神、黄连、桂心、甘菊花)。参见脓耳条。
病名。即犬痫。因痫发声如犬吠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畜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