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神

本神

经穴名。代号:GB1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旁开3寸处;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铜人针灸腧穴图经》)。另说“在曲差两旁各一寸五分,在发际”(《针灸甲乙经》);“在临泣外一寸半”(《医学入门》);“在临泣旁一寸”(《针灸集成》)。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通过。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痫;以及眶上神经痛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②《灵枢经》篇名。神,指人体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精神活动。本文指出凡刺之法,必本于神,故名。内容论述神的概念和作用,及其与养生的关系。具体指出七情太过,会使精神活动发生变异,伤及五脏,形成各种病变。因而诊治时,应善于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施以相应的治疗。最后讨论了神、魂、魄、意、志与五脏虚实的关系。

猜你喜欢

  • 虫瘤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多因忧思气结,湿热瘀浊不化酿成。症为瘤体内有虫,生于胁下,宜外治为主。

  • 沈棪(yàn 炎)

    【介绍】:参见阎纯玺条。

  • 肺积

    古病名。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贲。”《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肺积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引痛,少气,善忘,目瞑,皮肤寒,……主皮中时痛,如蝨喙之状,甚者如针刺

  • 疏表化湿

    治疗湿邪在上焦卫分的方法。症见头重而胀、肢体痠重疼痛、口中粘腻、不口渴,苔白腻,脉浮濡等表湿证候,用扁豆花、竹叶、佩兰、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

  • 豆豉菜根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蜘蛛香,详该条。

  • 江考卿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晚清骨伤科医家。字国兴。清华(今江西婺源)人。精于医治跌打损伤,常有奇验,闻名于一时。《婺源县志》记有其用手术治疗类似泌尿结石及睾丸摘除等手术。并曾进行过骨移植术以治疗粉碎

  • 呕脓

    证名。指呕吐脓液,为胃痈主症之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详胃痈条。

  • 朱篆

    【介绍】:宋代儿科医家。著有儿科专书《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论》1卷,已佚。

  • 转注

    古病名。又名传尸。《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传尸,亦名转注。”详转疰、传尸条。

  • 多所闻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耳中多所闻二穴。”王冰注:“听宫穴也。”后《针灸聚英》等作听宫之别名,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