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即补阴。亦称滋补肾阴。是强壮阴精的治法,故称。临床上,一般在使用补肾阴药中,酌加一些壮阳药,取阳生阴长之义,效用较著。参见补阴条。
见《本草纲目》,即山柰,详该条。
书名。1册。张炳鑫、朱晟编。本书简要介绍了中药炮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266种中药炮炙工艺。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虎口疔。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即灯火灸,见该条。
指通下乳汁,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详见催乳条。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体内血分亏损。常因失血过多,思虑过度,寄生虫,或脏腑虚损,不能化生精微所致。临床表现为面白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症。治宜补血为主,或补气益血。详见血虚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