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杜楝

杜楝

药材名称杜楝

拼音Dù Liàn

别名海南杜楝、钮扣丹、手拳灵。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杜楝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urraea pubescens Helle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杜楝 灌木,高2-3m。枝下垂,褐色,有条纹。单叶互生;叶柄长达上1cm,被绒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稀近圆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钝齿,稀浅波状,两面疏被柔毛,幼时尤甚。花两性,总状花序腋生、总花粳极短,呈伞房花序式,有花4-5朵,被绒毛;花梗较长;花萼短,舟状,外面被绒毛,5齿裂,裂齿三角形;花瓣5,白色,线状匙形,长3-4.5cm,宽5-6mm,先端急尖;雄蕊10,花药着生于雄蕊管裂齿之下,雄蕊管长而窄,4-9裂,裂片较花药长1-2倍,通常再2深裂,无毛;花盘包围子房基部;子房短,花往长,伸出雄蕊管外,柱头瓶状。蒴果球形,直径1-1.5cm,无毛,具5种子。种子长椭圆形,通常弯曲如新月状,长约7mm,宽约3mm。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或近海边的灌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苏

    《中药大辞典》:水苏药材名称水苏拼音Shuǐ Sū别名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

  • 鸡掌七

    药材名称鸡掌七拼音Jī Zhǎnɡ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粗糙红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iola scabrida(Franch.)S.H.Fu[Sedum scabridum

  • 石龙刍根

    《中药大辞典》:石龙刍根药材名称石龙刍根拼音Shí Lónɡ Chú Gēn出处《浙江民间草药》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龙

  • 狗肝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肝菜药材名称狗肝菜拼音Gǒu Gān Cài别名猪肝菜、羊肝菜、青蛇仔、野青仔、小青、六角英、路边青、土羚羊来源爵床科狗肝菜属植物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

  • 黄耆

    药材名称黄耆拼音Huánɡ Qí别名戴糁(《本经》),戴椹、独椹、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百药绵(侯宁极《药谱》),绵黄耆(《本草图经》),黄芪(《纲目》),箭

  • 大树跌打

    《中药大辞典》:大树跌打药材名称大树跌打拼音Dà Shù Diē Dǎ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批科植物黄桐的树皮及叶。全年采皮,夏、秋采叶,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20

  • 烟油

    药材名称烟油拼音Yān Yóu别名烟膏、太极膏、气泥、五行丹(《纲目拾遗》)。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陈旧旱烟杆内积存的黑色膏油。功能主治治蛇虫咬伤,恶疮,顽癣。①《百草镜》:"凡蛇咬

  • 沙地娃儿藤

    药材名称沙地娃儿藤别名老虎须来源萝藦科沙地娃儿藤Tylophora arenicola Mer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跌打瘀肿,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狗爪樟皮

    药材名称狗爪樟皮拼音Gǒu Zhuǎ Zhānɡ Pí别名臭樟、白香樟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滇润楠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hilus yunnanensis Lec.[M.bracte

  • 红茎黄芩

    药材名称红茎黄芩拼音Hónɡ Jīnɡ Huánɡ Qín英文名Redstem Skullcap别名多子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