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材>栗花

栗花

《中药大辞典》:栗花

药材名称栗花

拼音Lì Huā

出处《日用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

化学成分花含精氨酸。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微苦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治泻痢,便血,瘰疬。

①《日用本草》:"治瘰疬。"

②《滇南本草》:"治日久赤白痢疾,大肠下血。"

③《四川中药志》:"治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不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复方治瘰疬久不愈:采栗花同贝母为末。每日酒下一钱。(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栗花

药材名称栗花

拼音Lì Huā

别名板栗花

出处出自《日用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板栗的花或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集,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性状性状鉴别 雄花序穗状,平直,长9-20cm;花被片6,圆形或倒卵圆形,淡黄褐色;雄蕊8-10,花丝长约为花被的3倍。雌花无梗,生于雄花序下部,每2-3(-5)朵聚生于有刺的总苞内;花被6裂;子房下位,花柱5-9。气微,味微涩。

性味微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血;散结。主泄泻;痢疾;带下;便血;瘰疬;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复方治瘰疬久不愈:采栗花同贝母为末。每日酒下一钱。(姚可成《食物本草》)

各家论述1.《日用本草》:治瘰疬。

2.《滇南本草》:治日久赤白痢疾,大肠下血。

3.《四川中药志》:治小儿消化不良及腹泻不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半夏

    药材名称山半夏拼音Shān Bàn Xià别名土半夏、土附子、土田七、小黑牛、马蹄跌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trilobatum(L.)S

  • 杜衡

    《中药大辞典》:杜衡药材名称杜衡拼音Dù Hénɡ别名怀、蘅薇香(《大戴札记》),牡、土卤(《尔稚》),楚蘅(《范子计然》),杜蘅(《广雅》),土杏(《博物志》),马蹄香((唐本草

  •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药材名称黄瓜根拼音Huánɡ Gu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q

  • 油渣果根

    药材名称油渣果根拼音Yóu Zhā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油渣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dgsonia macrocarpa (Bl.)Cog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洗

  • 大浮萍

    《中药大辞典》:大浮萍药材名称大浮萍拼音Dà Fú Pínɡ别名大薸(《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

  • 盐匏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盐匏藤药材名称盐匏藤别名咸匏藤、沉匏、补阳丹来源胡颓子科盐匏藤1. 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 ;2. E. cuprea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

  • 蒺藜苗

    《中药大辞典》:蒺藜苗药材名称蒺藜苗拼音Jí Lí Miáo别名蒺藜蔓(《千金翼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茎叶。化学成分详"蒺藜根"条。

  • 桔梗

    《中国药典》:桔梗药材名称桔梗拼音Jú Gěnɡ英文名RADIX PLATYCODONIS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

  • 海门冬

    药材名称海门冬拼音Hǎi Mén Dōnɡ英文名Toxiform Asparagus别名海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柏桉藻科植物海门冬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aragop

  • 化血胆

    《中药大辞典》:化血胆药材名称化血胆拼音Huà Xuè Dǎn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秋、冬采收。原形态矮小草本。全株被粗毛。单叶对生,卵圆披针形或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