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黄芩汤

桂枝黄芩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桂枝(去皮)芍药黄芩各15克甘草(炙)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疫。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痛,腰脊痛,发热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柴胡36克黄芩人参甘草各13.5克半夏12克石膏知母各15克桂枝6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合病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水煎,于疟发前服之。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三因》卷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桂枝(去皮)半两,芍药半两,黄芩半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疫,证如太阳伤风,相传染为异,脉浮数而不弱,头项疼,腰脊痛,发热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六

《保命集》卷中:桂枝黄芩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芩汤

处方柴胡1两2钱,黄芩4钱半,人参4钱半,甘草4钱半,半夏4钱,石膏5钱,知母5钱,桂枝2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疾。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服桂枝芍药汤后,寒热转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5-7钱至半两,水煎,迎发而服之。

各家论述《杏苑》:用人参甘草以补正气为本,石膏知母柴胡黄芩等以清热为标,半夏豁痰,桂和营卫。

摘录《保命集》卷中

猜你喜欢

  • 没食子散

    药方名称没食子散处方没食子15克黄连30克(去须,微炒)干姜30克(炮裂,锉)白茯苓15克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0克(锉,微炒)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痢疾白多赤少者。用法

  • 茯苓生化汤

    药方名称茯苓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2钱(土炒),姜炭5分,炙甘草5分,茯苓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人参2钱,肉果(煨)1钱,诃子1钱,莲子8分,糯米1撮。功能主治产后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寒痛泻

  • 定喘汤2号

    药方名称定喘汤2号处方巴戟天9g,仙灵脾9g,枸杞子12g,款冬花12g,苏子9g,代赭石12g,人参3g,炒杏仁9g,五味子3g,远志6g,茯神9g,胡桃肉7个(焙)。功能主治益肾定喘,化痰。主喘息

  • 拔萃丹

    药方名称拔萃丹处方生铅1两,水银1两,火消1两,白矾1两,青盐1两。制法同研至水银星不见为度,入阳城罐内,铁盏盖定,以铁梁铁线扎紧,盐泥固济,先文后武火,升3炷香,冷定开看,盏内升药刮下,研细,加冰片

  • 祛疳消食丸

    药方名称祛疳消食丸处方黄连(去须)60克(微炒)青橘皮(去白)木香各15克大麦蘖(微炒)川楝子肉(炒黄)神曲(炒黄)芜荑(研)各30克制法上药将前六味研为细末,次入芜荑仁,同研匀,蒸饼和猪胆汁为丸,如

  • 调元固表汤

    药方名称调元固表汤别名调元固本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甘草、蝉退。功能主治痘疮表虚,收靥痂壳粘着皮肉不落者。用法用量调元固本汤(《医钞类编》卷十九)。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

  • 祛癫汤

    药方名称祛癫汤处方人参15克白术30克肉桂3克干姜3克白芥子15克甘草1.5克 菖蒲1.5克半夏9克陈皮3克功能主治治癫痫。脾胃虚寒,痰凝胸膈不化。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六

  • 犀地玄参汤

    药方名称犀地玄参汤处方犀角鲜生地 元参连翘桑叶丹皮竹叶心石菖蒲功能主治透营泄热。治温病热邪人营,神烦少寐,舌红脉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叶氏方

  • 人中白丸

    药方名称人中白丸处方生地当归阿胶白术白芍鳖甲熟地青蒿子羚羊角人中白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百部熬膏为丸。功能主治治虚痨病,血虚发热,咽燥口渴,睡卧不安。用法用量男服12克,女服9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

  • 避疫汤

    药方名称避疫汤处方苍术3钱3分3厘,川芎8钱5分,干葛1钱3分6厘,甘草1钱6分6厘。功能主治时疫不染,已病者愈,未病者不染。主用法用量加姜3片,连须葱头3个,水2碗,煎8分,空心服。摘录《仙拈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