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街

气街

①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全身分四气街。《灵枢·卫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冲)与承山、踝上以下。”说明经络在头面、胸、腹、胫的分部联系。②指腹股沟股动脉处。《素问·气府论》:“气街动脉各一。”王冰注:“气街,穴名,在毛际两旁归来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脉动应手。”③气冲穴别名。见《针灸资生经》。

猜你喜欢

  • 沈汲门

    【介绍】:见沈金鳌条。

  • 失心风

    病名。癫病的别称。《证治准绳》卷五:“癫病俗谓之失心风。”详癫条。

  • 陈气

    陈久郁积之气,一般指为久困于脾的湿气。《素问·奇病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 支饮

    四饮之一。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方

  • 足短形

    病证名。出《陈氏秘传》。指患肢短缩。髋关节后脱位证候之一。详胯骨出条。

  • 偏产

    见杨子建《十产论》。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用力不当或其他原因,使儿头偏左或偏右,不能即产。相当于儿头先露的异常分娩。有仰顶生、垂头生、左歪、右藉、胀后产、前等名称。详各条。

  • 捕虫草

    见《福建中草药》。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 关耀南

    【介绍】:清末医家。字道吾。江西清江人。研习《伤寒论》颇多体会,以为临证应先明主证,参以兼证,再参脉候,按法处方,治多获良效。撰有《伤寒论类证》10卷,《伤寒类脉》3卷,《伤寒类方》2卷。合为《澄园医

  • 苦板

    见《本草纲目》。为苦芺之别名,详该条。

  • 喉痧证治概要

    见丁甘仁医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