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痔的俗称。详该条。
古病名。即白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方用豆蔻丸等。参见白痢、寒痢条。
外伤名。见《千金要方》。即犬噬人伤。详该条。
即第三磨牙。详真牙条。
七情之一。恼怒过度可引起脏腑气血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暴怒伤阴”,“怒伤肝”。脏腑气血病变可出现情绪急躁易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气上逆,令人善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
病愈。《素问·痹论》:“各随其过,则病瘳也。”《神农本草经》:“扁青,味甘平,主目痛……金创不瘳。”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卢之颐条。
出《千金要方》卷四。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