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产后玉门不敛、产户不敛、产后阴户不闭、阴门不闭。《万氏妇人科》:“女子初产,身体纤柔,胞户窄小,子出不快,乃至折裂,浸淫溃烂,日久不敛。宜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敷药:白芨、白龙骨、诃子、烂蜂
病名。《本草纲目》:“楚人多食酸则齿软。”详齿齼、齿齭条。
经验方。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制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三两。为细末,麻油或凡士林调搽患处。功能收涩生肌。治皮肤病,滋水浸淫,日久不止;烫伤腐肉已化,新肌不生者。
【介绍】:见吴世铠条。
即头摇。见《伤寒论·平脉法》。详头摇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出《古今医鉴》。指痘疮贯脓,又名灌浆,灌脓。凡痘疮七、八、九日渐贯脓,脓水之盈亏,视气血之盛衰而定。气血充盈者,易脓易痂;气血不足者,毒不成浆,气不胜者,则毒内陷,出现五陷等现象。《医宗金鉴·痘疹心法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
出《灵枢·官针》。即针法。见该条。
【介绍】:宋代人。著《医鉴后传》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