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水郁折之,谓制其冲逆也。”水郁,指水气郁滞;折,调节制约。水郁的根本病机多在于肾。如肾阳衰微,症见颜面苍白,头晕眼花,腰部痰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面及下
见《云南中草药》。为薯莨之别名,详该条。
指肩部灼热或有热感。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肩背部位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等的循行部位,如该经络发生病变,可伴有肩上热的症状。
书名。各2卷。清·张璐撰。刊于1667年。作者博览《伤寒论》诸家注本,有“多歧而不一”的感慨。后得《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等书,在反复钻研之后,“向之所谓多歧者,渐归一贯”。书名的意义,张氏释为“缵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食疗著作。4卷。明·赵南星撰。刊于1620年。本书选录《本草纲目》中可供食用的药物约200种编成。内容无新的补充和发挥。
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眼弦赤烂。详该条。
循摸,属切诊的范围。《素问·举痛论》:“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参切诊条。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即五脏所主。详该条。
病证名。即萎黄。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身黄而色不润泽,但两目并不发黄的病症。详萎黄、黄胖、脱力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