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瘟疫之腹痛如绞者。《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绞肠瘟,肠鸣干呕,水泄不通,是此类绞肠痧,急宜探吐之,服双解散。”参见瘟疫条。
见医学粹精条。
【介绍】:见沈好问条。
气下,正气下陷。肾藏精,司二便,恐惧过度,则伤肾气,出现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正气下陷的症证。《素问·举痛论》:“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望江南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腹中论》。指大小便皆出血,详见便血、溺血等条。
见《滇南本草》。为还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即三焦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石荞苧之别名,详该条。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种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