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集要》。即月经之血。
【介绍】:见崔玄亮条。
见瞻甫《慈航普渡》。即子啼。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肱条。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即小儿阴囊肿痛。多属肝肾气虚,及坐卧寒湿之地,冷气凝滞,或啼叫怒气,闭击于下,结聚不散而成;亦有因肝经湿热下注阴器所致者。寒气凝滞的表现为阴囊清冷;湿热下注的表现为红肿痛甚。前
外科著作。原书1卷,22篇。宋代作品,原撰人佚名,东轩居士增注,约撰于12世纪初。现存本为清代编写《四库全书》时的辑佚本,析为2卷,但已不全。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疽、痼、痈)图说,试疮溃
见《本草纲目》。即没药,详该条。
病证名。出《外科启玄》卷五。即乳结核。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