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虞抟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模樝之药材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由阳虚,复感湿热结滞而成。此证发展缓慢,患处皮肤坚硬肿痛,初起白泡,渐扩大形长似鱼脊,破后流黄水,成脓较迟。治宜补气温散活血。始用隔蒜灸,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内服内
北方之极,与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朝北极。”
病证名。见清·洪金鼎《一盘珠》卷八。指小儿脐部四周肿硬疼痛。
证名。《疡医准绳》卷五:“脚背或脚趾肿痛不可忍,以脚高悬起,其痛方止些;若以脚垂下,其疼不可当也,名曰倒拔肿疡。先用两面龟一味煎酒服,次服两面龟散。如不应,以蛇薯磨酒服,大效。”
①骨骼部位名。指掌关节或趾蹠关节的圆形突起部。《灵枢·骨度》:“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②泛指近端的指(趾)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之后节日本节。”
眼的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乌珠属肝。即黑睛。详该条。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仙人掌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