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从新》。为化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证名。同语。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素问·热论》称谵言。指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热邪扰及神明时,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重症。实证为多。见于伤寒阳明腑证、蓄血证、热入心包等。治宜泻热清心
见《中药材手册》。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等食味。长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过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致病。如偏嗜辛辣,容易发生便秘,诱发口疮或痔疮等病;嗜食甘腻,往往引起中满、泛酸等症。所以临床上除治病外,有时应
病证名。指惊风后出现的失音。多由津液受伤,肺肾阴虚所致。治法详久喑。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牛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书名。原卷数不详,现存3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刊于1567年。本书分类节录《素问》与《灵枢》二书中有关“始生”(意为最早产生)的原文,作了某些分类,但体裁较为零乱,且未加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