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素问·痹论》。又名寒痹。《金匮翼·痹症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详寒痹条。一说痛痹即痛风。《医学正传·痛风》: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衡疽①。见该条。
见大肠条。
出《丹溪心法》。为栝蒌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朱砂的别名。《抱朴子内篇·金丹》:“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详朱砂条。
【介绍】: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若瑛。辑有《方便书》10卷,未见流传。
水泻之古称。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注泄、注下。以其泄下如水注,故名。详水泻条。
出《本草拾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过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