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疰夏

疰夏

病名。又名注夏。①指有明显夏令季节发病的一种病证。见《丹溪心法》卷一。《时病论》:“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长暴暖,忽然眩晕头痛,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是也。”治宜益气阴,消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柴胡升麻,加麦冬、五味黄柏生脉散等。②劳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可用黄芪建中汤。③夏痿之别称。《医碥》卷三:“痿发于夏者,俗名注夏。”《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疰夏,脾胃薄弱病也。然虽由脾胃薄弱。亦必因胃有湿热留饮所致。昔人谓痿发于夏,即名疰夏。以疰夏之证,必倦怠四肢不举,羸瘦不能食。”参见暑病条。

猜你喜欢

  • 猪蹄花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 阳明厥

    六经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妄言,走呼,腹满,面赤,名阳明厥。……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参见六经厥、厥证条。

  • 足少阳之筋

    足少阳的经筋。《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

  • 手两边拉法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肩关节脱臼的整复。令患者正坐,一助手立于患者背后,双手从患者两腋下绕胸前抱紧不动;另一助手握健侧腕部固定不动;医者双手紧握患肢配合健侧助手用力相对牵引,如觉到滑动感

  • 蒙顶茶

    见《本草纲目》。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 叶氏医案存真

    书名。3卷。清·叶桂撰。由其元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及《天元医案》中所载叶案等予以辑刊。全书不分类别,以内伤虚劳病案为主。辨证确切,随证立方,可供临床参考。但选案尚欠精细。卷末附马元仪《印机草》一卷及祁正

  • 四大家

    ①明代医家多以张仲景、刘完素、李杲、朱震亨为四大家。②清代医家多以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为四大家,又称金元四大家。一般所说的四大家,都是指金元四大家。

  • 耶律兀欲

    【介绍】:见耶律倍条。

  • 风气腹痛

    病证名。指感受风冷而致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风气腹痛之症,风冷着腹,即患腹痛,或发寒热,腹中攻注,或腹中作响,大便作泻,此风气腹痛之症也。”多因风寒侵袭肠胃,传于太阴所致,治宜疏散温中为主。寒

  • 夜合珍珠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珍珠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