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
参见皮毛条。
参见皮毛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见《广西中草药》。为大叶蛇总管之别名,详该条。
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即碍产。详该条。
男性尿道口。《寓意草》:“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
肘部的内缘。《灵枢·论疾论尺》:“肘前独热者,膺前热。”《类经》卷五:“肘前,内廉也。手三阴之所行,故应于膺前。”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韶子之别名,详该条。
怔忡之一。见《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二。《证治汇补》卷五:“有阴火上冲,头晕目花,耳鸣齿落,或腹中作声,怔忡不已者,宜滋阴抑火,加养心之剂。久服不愈,为无根失守之火,脉必空豁,宜温补方愈。”参见怔忡、虚损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阴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证名。见《赤水玄珠》卷三。指眼珠痛,参见目痛条。
见蔡邦华《昆虫分类学》。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