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新语》。为橄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断同龈。又名重龈。多由胃中有热,湿浊薰蒸而成。症见齿龈浮肿,如附物垂痈,口臭。常见于小儿。治宜清胃涤浊。用清胃散、甘露消毒丹等加减。或可以针刺去脓血,后用盐汤嗽口。
即清热开窍。详该条。
①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受外邪而致。有寒热之分:①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②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亦见声音嘶哑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红孩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介绍】:见王叔和条。
颊车骨的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外科启玄》卷二。即护场。见该条。
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即伤寒谷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