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石膏散

石膏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石膏散

药方名称石膏散

处方石膏60克龙齿30克犀角屑15克前胡15克(去芦头)秦艽30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阳痉,通身壮热,目眩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入豆豉50粒,葱白23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再入牛黄末少许,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石膏散

药方名称石膏散

处方石膏60克麦门冬30克(去心)甘草22克(炙微赤,锉)白茯苓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养阴和中。治霍乱烦渴,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豆豉100粒,竹叶2~7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七

猜你喜欢

  • 窦气饮

    药方名称窦气饮别名窦气散处方丹皮、荆芥、青皮、山楂、穿甲、牛蒡、木通、赤芍、姜蚕、蝉蜕。功能主治痘,血至而气不至,郛壳不长,或平或陷,而不充肥者。用法用量窦气散(《痘科辨要》)。摘录《救偏琐言》卷十

  • 定喘养肺丸

    药方名称定喘养肺丸处方木香56两,煅石膏40两,陈皮80两,苦桔梗320两,麻黄8两,五味子炭160两。制法将药材加工洁净,炮制合格。苦桔梗120两,甘草50两,木香30两煮提两次,第一次2.5小时,

  • 六时散

    药方名称六时散处方秦艽(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独活(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茯神(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薯蓣(春4分、夏2分、秋8分、冬12分),山茱萸(春4分

  • 蜂房散

    《直指》卷二十二:蜂房散药方名称蜂房散处方多孔露蜂房(炙黄)3分,穿山甲(炙焦)1分,龙骨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久年漏疮,或暂愈复发,或移于别处。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露蜂房散”。摘录

  • 连芍调中汤

    药方名称连芍调中汤处方枳壳、厚朴、山楂、泽泻、陈皮、桔梗、白芍、黄芩、黄连、甘草。功能主治疰夏胸中不宽,兼中热。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蜡油膏

    《疡科选粹》卷六:蜡油膏药方名称蜡油膏处方猪板油2两,黄占4钱,白占4钱,乳香1钱,没药1钱,轻粉1钱。制法先以猪板油熬,去膜,滴水成珠,再下黄占、白占,化尽取起,又下乳香、没药、轻粉,调如膏药。功能

  • 坏涎丸

    《博济》卷三:坏涎丸药方名称坏涎丸处方硇砂2分,寒水石半两(猛火烧透红,好酒内淬5-7遍,取出),密陀僧1大分,淀粉1大分,龙脑1分,水银1大分(将定粉放盏内,与水银同研,渐渐滴,令似乳),半夏半两(

  • 茴香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茴香散药方名称茴香散处方京三棱(炮,切)蓬莪术(炮,切)金铃子(去核,麸炒赤)各30克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甘草(炙)各15克木香当归(洗,焙)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一

  • 调元内托散

    药方名称调元内托散处方黄耆、人参、当归、桂枝、木香、青皮、赤芍、牛蒡(炒)、川芎。功能主治痘疮若起发泡浆时,月事大来,其疮应起发而不起发,应泡浆而不泡浆,顶平形塌,或如灰白,或成黑陷。用法用量水煎服。

  • 炉功眼膏

    药方名称炉功眼膏处方炉甘石、十大功劳。制法十大功劳根茎50g,加水500毫升,煎成浓汁,去滓后加炉甘石粉成为浓糊状,干燥成散剂;然后取此散剂30g,加凡土林60g,羊毛脂10g,调匀成眼膏。功能主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