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秋后晚发

秋后晚发

指秋后发作、病势沉重的疟疾。《医宗己任编》卷八:“有一种疟疾,秋后晚发,不论间日一日,热多寒少,或独热无寒,或寒热相半,势沉重者,总当以治感症之法治之。”亦指伏暑。《六因条辨》中卷:“己任编有秋时晚发,以感证之法治之一语,因著伏暑之称。”详伏暑条。

猜你喜欢

  • 韦讯

    【介绍】:见韦慈藏条。

  • 清解透表汤

    经验方。见《儿科学》(上海中医学院)。西河柳、蝉蜕、葛根、升麻、连翘、金银花、紫草根、桑叶、甘草、菊花、牛蒡子。水煎服。治麻疹初起,发而不透。

  • 戏铁石

    见《中药志》。为磁石之别名,详该条。

  • 血滞腹痛

    病证名。指血行凝滞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滞腹痛之症,不作胀,不饱满,饮水作呃,遇夜更痛,痛于一处,定而不移,服行气消化之药不应,以热物熨之稍减,此血滞停瘀之症也。”多因七情郁结或饮食不节、

  • 换睡

    出徐润之《最新达生篇》。指怀孕六个月之后,孕妇睡时不要长时固定一侧,须左右转换,便于胎儿左舒右展,肢体活动。为妊娠摄养中的一项注意事项。

  • 血脐

    即儿脐出血。详该条。

  • 灵素节要浅注

    见灵枢素问节要浅注条。

  • 舌黄鹅口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木舌。见该条。

  • 久喑(yīn 音)

    病证名。指久病而致的失音。其证因久病逐渐而来,多因肺燥津伤,或肺肾阴虚,咽喉失于滋润而成。肺燥宜清润,用清燥救肺汤;阴虚宜滋阴,用百合固金汤。参见肾怯失音条。

  • 谭仁显

    【介绍】:宋代医生。四川成都人,他所居住的庭院,尽皆种植草药,善于应用草药治病。